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结业典礼圆满举行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19/09/26    作者:

2019年9月25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联合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结业典礼在西安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朱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等领导、相关研修单位代表和来自26个国家的32位青年汉学家出席了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开始前,学员们纷纷在大厅的空白留言板前驻足停留,写下自己的祝福与希望。在这里的时间虽短,饱含的感情却是无法用言语道尽的。正当学员们感慨时间之快,收获之大,情谊之深时,可爱的唐宝突然出现,引得汉学家们的关注,汉学家们纷纷举起手机和憨态可掬的唐宝留下精彩的合影。

3E8D9

典礼由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院长吴媛主持,她对到场的嘉宾表示了欢迎,她表示非常开心与各位在西安相逢,在这里深入感知中国,进行中国学的探索。相聚总是短暂,20天紧张的研修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但2019年青汉项目只是我们相识的开始,此后我们虽分处世界各地,但愿互相交流,彼此沟通,愿友谊地久天长!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朱琦在结业致辞中表示,本届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研修内容丰富,凸显文化脉络。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心态汇聚了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先秦的诸子论策、百家争鸣,汉唐的雄才伟略、盛世辉煌,为三秦大地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通过团结一心、砥砺拼搏的奋斗历程,西安成为当今“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又迈出关键步伐,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使学员们深刻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近年来所实现的历史性蜕变。

他还指出,今年的研修计划充分体现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一趋势以及当今世界范围内中国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成长于多样文明背景、研究方向涵盖诸多领域的青年汉学家们来华研修,本身就是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的体现,意义非凡。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举办青汉班,不仅是为了展示真实的中国给各位,也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中国更加了解汉学家们的国家和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后,他提出了几点希望,他希望汉学家们回国以后,巩固和提高汉语水平,深化对于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各位学员在此次活动结束以后,经常回中国走走看看,继续保持与中方指导老师之间的联系,成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和使者,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彼此了解,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在讲话中表示,西安这片土地,见证了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都城的兴衰与沧桑,华夏各种文明在这里相互融合、发扬光大。先秦的诸子论策、百家争鸣,汉唐的雄才大略、盛世辉煌,为三秦大地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他相信各位学员一定在此度过了一段丰富多彩、充实难忘的研修之旅。他借用文化和旅游部雒树刚部长曾讲到的一句话与各位汉学家分享:年轻人是文化的未来,友谊的种子应深深根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他希望未来我们能继续友谊,互相借鉴,合作发展。也希望汉学家们把对中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相结合,在回到家乡后将在中国、在陕西的所见所感与亲朋好友分享,为构建良好的中外关系传播和谐的声音!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指出,汉学研究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为世界贡献智慧的重要端口。“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活动举办的初衷,就是为各国从事汉学和当代中国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计划自2014年实施以来,已有众多的海外青年汉学研究者获益其中,他们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外友好合作和交流互鉴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9年,青年汉学家们再次来到古城长安,感受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作为丝路起点的独特魅力。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任,搭建好汉学文化交流平台。他衷心希望各位学者在回国之后,继续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助力汉学研究的世界推广。同时,此次研修活动也为师大的汉学研究开启了新方向、扩展了新格局。学校将与各位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搭建起一座互通有无、交流合作的桥梁,推动学校在汉学研修领域走向新高度。

45626

研修单位代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苏仲乐教授表示,西安是一座洋溢着蓬勃生机的古老城市,这里不仅仅有秦汉雄风,唐宋华章,更有全球视野,现代科技,它是今日中国的一个典型样本。在这个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地方,将会重塑各位汉学家们,关于中国的想象,丰富汉学家们关于中国的知识。同时,他感谢了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青年汉学家们,感谢他们为中外文化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使我们相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的梦想终将会成为现实。最后,苏教授说,虽然这次项目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交流不会因此而结束,我们的友谊必将因此而延续。他欢迎大家再来西安,常来西安,再来陕西师范大学,常来陕西师范大学,我们如切如磋,如磋商如磨、砥砺学术,共同发展,为建设新的丝绸之路贡献力量。

来自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的罗杰里奥先生、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的苏珊娜女士、印度学者白婉娜女士、尼日利亚学者奥克先生以及阿根廷学者贡萨洛先生作为青年汉学家代表分别畅谈了学习体会和研修感受。他们表示,此次研修计划安排全面、活动充实,让他们拓宽了眼界,得以深入了解领域内的前沿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中国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和支持。丰富多样的实践考察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省所取得的突出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发展的真实面貌。此外,他们也收获了不少研究方向相近的中外学者朋友,回国后将继续保持联系,利用研修计划所搭建的平台,拓宽自身学术研究层面,争取开展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为各国汉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创造与中国本土优秀学术、文化、教育、旅游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企业和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其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和实质性帮助,通过他们推动各国学术机构与相应的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实现双方交流互鉴,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发展。

友情链接: 国家留学基金委 | 陕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国务院侨办 |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 陕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

地址: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区 · 西长安街620号    邮编:710119    电话:0086-29-85310582   传真:0086-29-85310278    邮箱:snnuiso@snnu.edu.cn
Copyright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